农业发展与肥料需求
----农业部节水处处长高祥照
来源:灌溉网
当前农业大形势:天气无常、土地变娇、农民变贵、政府要粮、农民要钱!
中国有1.22 亿公顷(18.26亿亩)耕地,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9%,化肥消耗量占世界总化肥产量的30%。中国农业施肥现状存在严重问题,包括肥料利用率低;部分地区肥料用量过〓高;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科学施肥技术水平低№;农产品质量与环境保护需求压力不断增大。近十五年来,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卐加。由于不科学施肥,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土壤板结,土质的恶化使得农◇作物生长不良。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当前农村发展ζ 的新趋向
一是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三是农』产品数量稳步增长;四是农产品质量卐要求不断提高;五是种田大户不断涌现;六是外部资本开始注重农业和农产品。
当前肥料发展的新特〓点
一是农Ψ 民更加重视肥料质量。在不少地︽方低价肥料已为农民所不齿,高价肥料◥已成不少农民心目中的优质肥料。
二是农民对肥料的功能要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少地方的农民要求肥料不仅∏能增产、提质,而且能保苗、防病、改土……。
三是农业生产发展、技术进步,传统肥料的作用和地位要重新认识,如碳铵、普钙、钙镁磷肥,尿素、一铵、二铵,硝铵、硝酸钾,磷酸二㊣ 氢钾等。
四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对肥◣料的品种配置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旱作农业、规模化种植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对长╲效肥、水溶肥提♀出新要求。
耕地质量不高,土壤障碍因素多
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全国基本无○明显障碍因素、肥力№水平相对较高、灌溉设施较好的高产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35%,中低产田占65%,其中中产田占37%,低产田占28%。全卐国耕地的54%分布在平原和盆地,46%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
建国以来,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引致粮◇食需求不断膨胀,使许多干↑旱、半干旱、山地⌒ 和低洼易涝地被开垦出来,这种地理条件的限制与垦地的不合理性,造成了我国耕地中低产田比重过大。在中低产卐田中,由于普遍受到■干旱、瘠薄、渍涝、盐碱、侵蚀等各种障碍因素制约,耕地基础地力低。其中土壤贫Ψ 瘠化问题尤为严重,约占中低产田面积的一半。农田基◤础条件差,农田基础条件较好的耕地所占比重小,且条件较好的耕地不断被暂用!
节水⊙农业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中国有♂水就有耕地 ,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目前“缺水”比“缺地”更严峻!
中国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节水♀农业”。
什么是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是指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农业,其内涵是以农业生产为核心,采用工程、机械、农艺、生物和管理等○综合措施,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
节水农〖业不仅仅是节约,更重要的♀是调节,是高效利用,包括“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两大部分。
节水农业的目标
——向旱区要粮¤!
——要灌□区增效!
——让水︻田减排!
节水农业的作用
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和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代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引领水溶肥料重点向微喷滴灌☆发展
——引领长效肥料重点向旱作农业发展
——引领复混肥料重点向测墒灌溉发展
——引领其他肥料重点向抗旱抗逆发展
抗旱抗逆◣肥
节水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根本性的改变了农田种植环●境,土壤中水肥运动迥异于传统种植方式,这将引起施肥技术的深刻变革,施肥方法、施肥设备、肥料品种,以至于施肥理论必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干旱、冰雪、冷冻、低温、早霜、倒春寒、干热风、寒露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所以需要抗旱、抗逆肥料!
长效肥、缓控释肥
长效肥、缓控释肥的优势体现在增产、增收,高效、节能、环保。
——肥效期长,使一※次性施肥成为可能
——施肥更加精准,肥料可以由专家和生产企业全面掌控,减少农民追肥误操作,施肥更精准、科学
——紧扣】时代发展,省工省时,更符合▓当前农业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易于推广普及,更加地膜覆」盖、地大面广、装备不足和追肥困难的旱地▽等特殊需要
可溶肥——“肥随水来,肥随水去”
新灌溉发展趋势就是水肥一体化,通过可溶肥解决灌溉系统堵塞问题。
全国农技中心2010年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水肥一体化的应用█面积达到2300万亩左右,主要省份包括:
我国适宜发展水肥一体化的面积
果园面积1.6亿亩(2008年),其中约18.1%的果园有灌溉条件,面积2700万亩,完全可以发□展水肥一体化
蔬菜面积2.68亿亩,大部分都有灌溉条件,可以发展水肥一体化
玉米:4.48亿□ 亩播种面积
马铃薯:1.7亿亩播种面积
甘蔗:0.26亿亩播种面积
以上大田作物↑灌溉条件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适宜发展水肥一体化的面积巨大。“水肥一体化”是∩大幅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战略方向!
肥料发展的新理论——“形态、含量、助剂”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肥料,特别是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支撑着我国农作物¤产量的40%。
在化肥进入中国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指导肥料研发、生产、管理、推广和应用的理『论基础是“等养分等效”的观点。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无论⌒ 是科研教学、法规标准、登记管理、产品标识还是推广使用关注的主要是养分含量,是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配比。
“未来肥料发展和植物营养研究的重点不仅要关注养分含量,更要重视养分形态及其科学搭▼配,同时要研究不同养分形态的相互转化以及助剂的应用对作物营养吸收、转化和肥料利用率提升的作用。”我们做过这样的试〗验,将硝酸盐与铵盐㊣(如尿素)施予蔬菜中●,最终检测出施用铵态氮的蔬菜硝酸盐含量更高,这就为如何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提供了指导方ξ向。
未来肥料发展的方向
在新理论指导下,中国肥料ぷ和植物营养的研发领域将萌生更多♀的新课题,生产领域将有更多的新产品,市场将更加繁荣,施肥将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农化服务将更加细致,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事业将迎来其大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农业部节水处处长高祥照
来源:灌溉网
当前农业大形势:天气无常、土地变娇、农民变贵、政府要粮、农民要钱!
中国有1.22 亿公顷(18.26亿亩)耕地,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9%,化肥消耗量占世界总化肥产量的30%。中国农业施肥现状存在严重问题,包括肥料利用率低;部分地区肥料用量过〓高;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科学施肥技术水平低№;农产品质量与环境保护需求压力不断增大。近十五年来,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卐加。由于不科学施肥,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土壤板结,土质的恶化使得农◇作物生长不良。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当前农村发展ζ 的新趋向
一是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二是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三是农』产品数量稳步增长;四是农产品质量卐要求不断提高;五是种田大户不断涌现;六是外部资本开始注重农业和农产品。
当前肥料发展的新特〓点
一是农Ψ 民更加重视肥料质量。在不少地︽方低价肥料已为农民所不齿,高价肥料◥已成不少农民心目中的优质肥料。
二是农民对肥料的功能要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少地方的农民要求肥料不仅∏能增产、提质,而且能保苗、防病、改土……。
三是农业生产发展、技术进步,传统肥料的作用和地位要重新认识,如碳铵、普钙、钙镁磷肥,尿素、一铵、二铵,硝铵、硝酸钾,磷酸二㊣ 氢钾等。
四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对肥◣料的品种配置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旱作农业、规模化种植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对长╲效肥、水溶肥提♀出新要求。
耕地质量不高,土壤障碍因素多
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全国基本无○明显障碍因素、肥力№水平相对较高、灌溉设施较好的高产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35%,中低产田占65%,其中中产田占37%,低产田占28%。全卐国耕地的54%分布在平原和盆地,46%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
建国以来,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引致粮◇食需求不断膨胀,使许多干↑旱、半干旱、山地⌒ 和低洼易涝地被开垦出来,这种地理条件的限制与垦地的不合理性,造成了我国耕地中低产田比重过大。在中低产卐田中,由于普遍受到■干旱、瘠薄、渍涝、盐碱、侵蚀等各种障碍因素制约,耕地基础地力低。其中土壤贫Ψ 瘠化问题尤为严重,约占中低产田面积的一半。农田基◤础条件差,农田基础条件较好的耕地所占比重小,且条件较好的耕地不断被暂用!
节水⊙农业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中国有♂水就有耕地 ,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目前“缺水”比“缺地”更严峻!
中国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节水♀农业”。
什么是节水农业

节水农业是指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农业,其内涵是以农业生产为核心,采用工程、机械、农艺、生物和管理等○综合措施,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在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
节水农〖业不仅仅是节约,更重要的♀是调节,是高效利用,包括“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两大部分。
节水农业的目标
——向旱区要粮¤!
——要灌□区增效!
——让水︻田减排!
节水农业的作用
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和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代表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引领水溶肥料重点向微喷滴灌☆发展
——引领长效肥料重点向旱作农业发展
——引领复混肥料重点向测墒灌溉发展
——引领其他肥料重点向抗旱抗逆发展
抗旱抗逆◣肥
节水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根本性的改变了农田种植环●境,土壤中水肥运动迥异于传统种植方式,这将引起施肥技术的深刻变革,施肥方法、施肥设备、肥料品种,以至于施肥理论必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干旱、冰雪、冷冻、低温、早霜、倒春寒、干热风、寒露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所以需要抗旱、抗逆肥料!
长效肥、缓控释肥
长效肥、缓控释肥的优势体现在增产、增收,高效、节能、环保。
——肥效期长,使一※次性施肥成为可能
——施肥更加精准,肥料可以由专家和生产企业全面掌控,减少农民追肥误操作,施肥更精准、科学
——紧扣】时代发展,省工省时,更符合▓当前农业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易于推广普及,更加地膜覆」盖、地大面广、装备不足和追肥困难的旱地▽等特殊需要
可溶肥——“肥随水来,肥随水去”
新灌溉发展趋势就是水肥一体化,通过可溶肥解决灌溉系统堵塞问题。


全国农技中心2010年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水肥一体化的应用█面积达到2300万亩左右,主要省份包括:
省份 | 面积/万亩 | 主要作物 | 省份 | 面积/万亩 | 主要作物 |
新疆区 | 1000 | 棉花 | 山东 | 22 | 水果、蔬菜 |
新疆兵团 | 910 | 棉花 | 甘肃 | 20 | 棉花、玉米 |
黑龙江 | 100 | 玉米 | 内蒙古 | 18 | 蔬菜、马铃薯 |
河北 | 147 | 蔬菜 | 广西 | 17.8 | 水果、蔬菜 |
广东 | 30 | 蔬菜、水果 | 北京 | 14.5 | 水果、蔬菜 |
我国适宜发展水肥一体化的面积
果园面积1.6亿亩(2008年),其中约18.1%的果园有灌溉条件,面积2700万亩,完全可以发□展水肥一体化
蔬菜面积2.68亿亩,大部分都有灌溉条件,可以发展水肥一体化
玉米:4.48亿□ 亩播种面积
马铃薯:1.7亿亩播种面积
甘蔗:0.26亿亩播种面积
以上大田作物↑灌溉条件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适宜发展水肥一体化的面积巨大。“水肥一体化”是∩大幅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战略方向!
肥料发展的新理论——“形态、含量、助剂”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肥料,特别是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支撑着我国农作物¤产量的40%。
在化肥进入中国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指导肥料研发、生产、管理、推广和应用的理『论基础是“等养分等效”的观点。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无论⌒ 是科研教学、法规标准、登记管理、产品标识还是推广使用关注的主要是养分含量,是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配比。
“未来肥料发展和植物营养研究的重点不仅要关注养分含量,更要重视养分形态及其科学搭▼配,同时要研究不同养分形态的相互转化以及助剂的应用对作物营养吸收、转化和肥料利用率提升的作用。”我们做过这样的试〗验,将硝酸盐与铵盐㊣(如尿素)施予蔬菜中●,最终检测出施用铵态氮的蔬菜硝酸盐含量更高,这就为如何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提供了指导方ξ向。
未来肥料发展的方向
在新理论指导下,中国肥料ぷ和植物营养的研发领域将萌生更多♀的新课题,生产领域将有更多的新产品,市场将更加繁荣,施肥将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农化服务将更加细致,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事业将迎来其大发展的又一个春天。(